沂蒙红色文化培训LOGO
井冈山红色培训 > 不忘初心 :回望井冈山 > 《不忘初心:回望井冈山》 第四篇:精神 二、艰苦岁月

《不忘初心:回望井冈山》 第四篇:精神 二、艰苦岁月

2019-08-09
09 2019-08

17:10

现在的井冈山茨坪,建有多所干部学校。这些以干部培训为主要目的的学校,课程内容设置颇具特色:除了在教室里上理论课,还普遍采用一种独特的情景式和体验式教学,即在一些革命旧址,让教员或特聘人员讲述和这一个旧址相关的故事;或让学员们沿着当年红军挑粮上山的路线,挑着担子行走在山间小路上,体验红军的生活。于是人们在不下雨的天气就能看到,一队队穿着红军军服、系着红领带、挑着箩筐的干部学校学员们,奋力行走在当年红军挑粮上山的井冈山弯曲陡峭的小路上。

把课堂搬到现场,让学员们亲身体验一下关于艰辛的感受, 会收到坐在办公室喝体会不到的效果。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广泛流传着这样两句顺口溜: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这话读起来很轻松,但没有亲历过红军时期的生活,很难体会。

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王耀南回忆起那一段难忘的艰苦历程时写道:“我们经常吃南瓜汤、秋茄子、竹笋、萝卜,有时一个连队80多个人吃饭,一顿饭只下3斤红米,里面拌的尽是南瓜,有 时也搞点白。这还是比较好的。更差的是吃苦菜,其味苦涩,难以下咽。特别是到了后来,缺盐成了大问题,油的紧缺就更不用说了。部队的给养困难极了。

“当时,硝盐1块钱8两,咸盐1块钱只能买到1两。没有盐吃怎么办?为了解决吃盐的问题,我们就从老房子的墙根上,把老土墙的土挖出来,放在水里泡,用泡的水来熬硝盐。就是这样的硝盐,在南瓜汤里放一点,味道就很好了。

“不光是吃的方面很困难,住的穿的也很困难。当时是把打土豪得来的衣服改一改,如把长袍子改成短衣服,发给战士们穿。 就是这样衣服也很缺……在那严寒的冬天,战士们脚上没有鞋子穿,还是穿草鞋,脚都冻肿了。草鞋磨破了脚,又冻又痛,严重的还往外流黄水,冷的不得了晚上睡觉没有被子盖,盖的是稻草或用草编的草帘子……

“在医药方面更困难。为了解决医药上的困难,当时想了好多办法。没有医疗器械,就用打碎的碗片,把竹子刮平,做成镊子,制成医疗器械;没有酒精消毒,就用石灰水来煮医疗器械,土法消毒;没有纱布,就用土布代替纱布。当时用竹片做的镊子,夹着很硬的粗布往伤口里一捅,伤员是疼痛难忍的。没有药品,就发动老百姓上山采草药。”

无粮、无菜、无盐、无油,缺衣、缺鞋、缺医、缺药,这样的艰苦生活,常人是难以忍受的。当年的红军坚持住了。

井冈山根据地的工农红军而临着两大困难:物资供给的极度匮乏,国民党军的反复“围剿”和经济封锁。

狭义上所称的井冈山,仅仅是以茨坪为中心的周边一小块地方。后来,毛泽东向埃德加,斯诺是这样介绍井冈山的:“它方圆有500里,纵横约80里。本地人有另外的名称,叫它大小五井;真正的井冈山是附近的一座早已荒废的山。五井这个名称是从山麓五口大井得来的,即大、小、上、下、中五井,山上的五个村就是以这五口井相称。”这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所属6个县的大区域不一样。这里地势险要,北面有黄洋界,南面有八面山,西南面有双马石,南面有朱砂冲,东面有桐木岭,这五大哨口扼住进山的小道,易守难攻。

茨坪地盘太小,“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朱毛会师后,共3个师9个团,发展到1万多人,后来又加上彭德怀的部队,三股部队的会合,其人数大大超过当地的两千之数。敌军不“围剿”时,红军大部队都分散在根据地的几个县活动;敌军一“围剿”,红军一部分收缩进山,一部分跳出包围圈到外线作战。但随着红军的壮大发展,人数越来越多,加上敌人的严密经济封锁,部队的给养成了一大难题。当时在井冈山当连长的粟裕后来回忆说:“这个地区作为一个后方是可以的,从战略发展观点来看,作为大发展的基地不够理想。”

要建立一个稳固的根据地,首先要有物资保障;而要做到物资有保障,就得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而打破经济封锁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发展生产。

这是一根环环相扣的链条。最关键的一环,是发展生产。

发展生产的主要形式有这么几种:打土豪,分田地,推动农业生产;开辟红色圩场,推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办军工厂,解决部队急需用品;创办公卖处,抑制不法商贩中间盘剥;建红军造币厂,活跃根据地商品交易和金融流通等。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草林上逢圩(日中为市,三天一次)到圩两万人,为从来所未有。

毛泽东所说的草林圩在遂川县西北,是湘赣边界4县较大的农村集镇之一,商业较为繁荣,除了当地的商贩活跃在这里,还吸引了广东、湖南、福建等外埠商人。但圩场长期为地主豪绅、资本家所把持垄断,他们利用权势,控制市场,剥削农民,欺压中小商人。所以,这一带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逢圩莫逢草林圩,沿途关卡数不尽。草林圩上走一圈,流尽穷人血和泪。”

工农革命军到来之前,圩镇上的土豪劣绅大肆宣传“工农革命军见人就杀,见房子就烧,见东西就抢,共产党只看重作田人,对做生意的要大烧大杀”,并威胁“谁接近共产党,跟工农革命军做生意,回来就要杀谁的头”。因此,圩镇上的土豪劣绅和中小商遂川草林圩场人纷纷关门闭店,疏散财物,逃往别处。昔日人来车往的草林圩只剩下几条冷冷清清的街道。农民群众来到圩上,挑来的农副产品卖不出去,急需的生活物品又买不到,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1928年1月5日,工农革命军攻占遂川县城后,面对圩镇冷落的现状,毛泽东把部队分成三五人一组,打着红旗,向草林圩和分散在附近农村的商人、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没过两天,草林圩的大街小巷和郊区的村庄,到处贴满了 “打倒土豪劣绅! ”“打倒反动派!” “打倒贪官污吏!”“保护工商业,保护中小商人!”“不拿中小商人一个红枣!” “取消苛捐杂税!”等标语。

工农革命军的宣传与行动,得到了中小商人和农民的拥护,反动派的谣言不攻自破。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逃往外地的商人陆续回到了自己的店里。这期间,毛泽东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 制定了打土豪时如何保护中小商人的政策。这些政策和措施,得到了广大商人和群众的拥护。

1月16日(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草林逢圩的日子,又是旧历小年,农民急需买年货,四面八方的小贩、农民、外来客商涌向草林圩。工农革命军借此机会召开了群众大会,参加大会的有两三千人。

会上,毛泽东做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告诉大家:工农革命军是保护工商业的,对于他们的财产,工农革命军丝毫不动,大家可以放心做生意。

毛泽东的讲话得到了农民群众和中小商人的信任,中小商人纷纷幵门营业,那些躲到乡下的商人,得知工农革命军买卖公平、保护工商业,陆续回到草林圩开门做生意。由于工农革命军取消了草林圩上的苛捐杂税,宣传贯彻了党的工商业政策,调动了中小商人和群众参加圩场贸易的积极性,冷落萧条的草林圩场很快地活跃了起来。圩场上商品丰富,物价稳定,交流活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圩镇活跃,就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拉动了周边的经济繁荣起来。群众生活得到改善,商人和群众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也给工农革命军提供了物资保障。

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时已经是深秋季节,很快就到了冬天。 山里的冬天寒气侵骨,但将士们仍穿着起义时的单衣裤,加上一 直征战跋涉,大家的衣服多破旧难以御寒。1928年春,工农革命军缴获了300多匹白布,从遂川没收7台缝纫机,筹集到3000 元钱,由负责后勤工作的副师长余贲民从部队和附近村庄召集了100多名工人,在宁冈县的桃寮村创办了被服厂,生产部队需要的军服、军帽、子弹带、绑腿带等。后来通过各种办法弄到了20 多台缝纫机,生产规模慢慢扩大。

缴获或买到的多是白布,染色成了一个问题。工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开始是用烟灰染成黑色,取名为“井冈山墨青”,但这样染的布容易掉色。余贲民到附近村里调查,了解到用靛青染的布不易褪色,就在茨坪办了一座染坊,以靛青代替了墨青。但靛青染料根据地很难弄到。工人们后来不断摸索,利用当地富有的茶子壳烧成灰当作染料,这样染出的布颜色是灰色,而且不易掉色。 这就是红军军服是灰色的来历。

部队要打仗,枪械有损坏,所以工农革命军一到宁冈,就在茅坪的步云山白云寺创办了一个修械所。这个修械所后来成为红4军军械所的前身。枪械修理是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人才难找。 开始只有不到10个人,到1928年7月,在茨坪创办红4军军械处,规模进一步扩大,有20多个工人,但设备落后,只有一些传统工具铁锤、钳子、铲子、火炉,最“先进”的设备是一台车床。 用这台车床车的枪筒不易爆裂,工人们用这种枪筒研制了一种九响枪。这种枪放起来响声很大,大家叫它“九响砰砰”。在这样的条件下,军械处能够打造一些大刀、梭镖这样的冷兵器,能够修理枪炮。黄洋界保卫战中,进入毛泽东诗的“黄洋界上炮声隆” 那一门立了奇功的迫击炮,就是在这里修理好的。

井冈山上屯兵的给养,主要从山下挑上来。挑运这些物品的, 是红军将士。

1964年4月,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来一群特殊的参观者,他们是来自北京的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参观团。展厅内有一件实物, 标明为“朱德的扁担”,是朱德在井冈山斗争时挑粮用过的。参观团成员之一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这根扁担前端详许久, 然后向讲解员发问:“这真的是朱总司令挑过粮的扁担吗?”讲解员肯定地说:“没错,是朱总司令用过的。他那时候已经40多岁 了,是红军的军长,军政事务很忙,大家都劝他不要翻山越岭挑粮,可是劝不住,他坚持同战士们一同挑粮。战士们担心累坏了朱军长,就偷偷地把他的扁担藏起来了。朱德发现自己的扁担不见了,就用毛竹再做了 一根,并用毛笔写上‘朱德的扁担’几个字,用这根扁担继续和大家一起挑粮。”

连党代表朱良才还编了一首歌:“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会剿’。”

溥仪还是不太相信:“那现在为什么没有看到总司令在北京挑粮?”

溥仪以皇帝的思维,不相信、不理解红军的最局军事首长朱德能和战士们一样,从宁冈翻越海拔1300米的黄洋界,走五六十里山路,挑着满满两箩筐稻谷上井冈山。

但在当时,从山下挑粮上山,确实是红军指战员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山上物资缺乏,基本生活物品都要从山下挑上来。挑上来的,是最本的生活口粮,而且在一年中的很多时间,还要用瓜菜掺和来吃。井冈山一带为山区,农民多种粗糙的红米;菜主要是南瓜,这种菜方便储藏,可以从夏天一直吃到第二年开春。所以,“红米饭,南瓜汤”成了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将士们日常饭菜的经典绝配。

新中国成立后,德的扁担成为小学课文,一直到现在。

衣被粮食不够,武器装备简陋,大家还能想办法解决,或勒紧裤带忍一忍,但药品和食盐奇缺就成为大问题,不少红军将士因为缺医少药影响治疗被耽误了。20世纪70年代有一部反映红军斗争时期的电影闪的红星,其中一个情节是主人公潘冬子巧计为山上红军送盐。

而井冈山斗争时期,缺盐的残酷性,不仅是吃东西无味,使人浑身乏力;严重的,使人丧失战斗力,甚至夺人生命。最为典型、令人叹息的例子,是红军师长张子清的死。

在井冈山下的永新县郊有一座红军烈士墓,墓主人叫张子清,他牺牲时是工农红军第4军第11师师长。

张子清1925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26年,他到广州进人毛泽东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学习结束后,任国民革命军第 20军政治连连长,后任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第3营副营长,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起义部队在氷新进行“三湾 改编”时,张子清被任命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第3 营营长,和革命军一道转战于湘南桂东一带,积极开展游击活动, 先后攻克遂川、宁冈、新城、茶陵,迎来了井冈山初创时期的繁荣局面。1928年3月,张子清任师参谋长兼第1团团长。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农军向井冈山转移,张子清奉命率部担负后卫掩护任务。湘军第8军用3 个团兵力抢占湖南酃县,卡住起义部队上并冈山的通道,企图阻止朱毛两支革命队伍会师。这是一场恶战,在一个叫湘山寺的阵地,敌我双方反复争斗,战斗十分激烈。张子清靠前指挥,凭着战士们的英勇顽强,打垮了敌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这次战斗的胜利,保证了朱德、陈毅率部与毛泽东的井冈山部队胜利会师。但不幸的是,战斗中张子清身负重伤:腰部中弹, 左脚骨被两颗机枪子弹打断,子弹打进了骨头里。

两军会师后,张子清担任第11师师长兼第31团团长。

毛泽东、朱德、陈毅对这位受重伤的革命军战将非常关心, 特地派了一个班的战士保护他,还派了一个战士专门做联络员, 及时了解治疗情况。

因伤势严重,张子清被送到井冈山红军医院治疗。但在敌人封锁严密的山沟里,医院缺医少药,要把脚上的子弹取出来,需要做手术,可医院没有麻药。伤口发炎了,脚肿得像冬瓜一样, 还流着黑紫色的血。张子清知道,再等下去,这条伤腿将危及生命。于是,他跟医生说:“做手术吧,把子弹取出来。”

这是一台什么样的手术啊!麻药没有,手术刀没有,伤口用菜刀切开,用竹子做的镊子在伤口里搅了半天,就是取不出子弹。黑紫色的血和着张子清浑身 的汗水流淌了一地,手术还是失败了。后来,伤口仍然恶化,又做了几次这样的手术,但子弹始终取不出 来,张子清也一直处于伤口发炎导致的发烧状态。

敌人的封锁越来越严密,根据地的药品越来越少。消毒用的酒精用完了,就用盐水,最后连盐也没有了,就只好上山采草药。

这天,第31团的战友们来看望老团长,一个战士小心翼翼地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一小包盐说:“师长,这是我们全团官兵托我带给你洗伤口用的,你一定收下。

盐!张子清知道,由于敌人的封锁,现在根据地已经常常处于断盐的状态了,这一定是大家从平时极少的生活用盐中省下来的,于是,他坚持不收。看到张子清不肯接受,战士们急了,恳切地说:“师长,你一定要收下来,这是我们的一片心意。你要是不收,大家会难过的。”看到战士们焦急和期盼的眼光,张子清说:“好,这次我收下了,但下不为例。你们行军打仗消耗体力,不吃盐怎么行啊?”

张子清用一张油纸把盐包好,小心地收藏起来。

医院也断盐了,许多伤员的伤口开始恶化。

这天,张子清把护士长叫到身边,从床头取出油纸包交给她。

护士长打开一看,是盐!张子清交代:“盐不多,你一定先要把重伤员的伤口洗一遍,再洗其他伤员。”

护士长捧着盐,泪水流了下来,说:“师长,你也是重伤员,这盐还是你留下用吧,别的伤员我们想其他办法。”护士长清楚,在这个时候,伤口能否得到消毒处理,对张子清这样的重伤员来说,是性命攸关的。

张子清摇摇头说:“不用给我留,拿去给大家用吧。”

一位曾在国民党军当过兵的重伤员看到这一幕,感动得哭了。

那一小包盐很快就用完了,张子清的伤口进一步恶化。敌人 重兵“围剿”,张子清被转移到永新县洞里村的蕉林寺养伤。依然是没有药,脚一直往上肿,到小腿、大腿、腹部……

1930年5月,张子清终因伤重不治牺牲。

当时,红4军总共3个师。因为缺医少药,甚至因为缺盐, 竟然损失了红军的一个师长,井冈山斗争时期环境的艰苦由此可见一斑。

1970年9月2日,在庐山主持召开中央九届二中全会的毛泽东主席,接到江西在会昌县周田找到大盐矿的报告后,十分高兴,欣然在报告上批示:江西找到了大盐矿,储量19亿吨,可能还不止此数,印发全会各同志。这是件大好事,应该宣扬。

不知毛泽东在做批示时,是否想到了当年井冈山缺油断盐的艰苦岁月?是否想到由于缺盐,竟然眼睁睁看着一位红军战将牺牲?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毛泽东对盐的重要性十分清楚,

他的高兴批示,通过媒体传播出去,与全国人民分享。这个盐矿,不久后被命名为“江西九二盐矿”。

王耀南回忆道:虽然生活这样艰苦,但是,战士们很乐观,部队的情绪特别高。战士们说:“打倒‘刮’民党,天天南瓜汤。”战士们还唱着:“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当时,我们有个口号是:“天天吃南瓜,打到资本家!”这个口号很能鼓舞战士的斗志,使同志们认识到,没有粮食吃,我们可以吃菜充饥,一样去消灭国民党:这个口号,我们在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的斗争中都用上了。后来在长征路上,过雪山、草地,有时讲一讲在井冈山吃南瓜的艰苦日子是怎么过的,用来教育部队,部队听了士气特别高,不感到困难。

尽管井冈山根据地时期的斗争生活艰苦卓绝,但部队依然保持着高昂的士气,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红军战士看到各级指挥员和大家一样同甘共苦,都是吃每天5分钱的伙食标准,衣服被子也一样。彭儒回忆:“到了冬天,我们的衣服都很少。有的人有一床毯子,往往是几个人共盖一床毯子。有的同志有床被套,把稻草塞进去,就盖这个。那年下了很长时间的雪,战壕又没有棚子,又冷又没有吃的,放哨的只披个毯子。毛主席也一样,只有一床毯子。写东西冷了,警卫员搞点木炭烤烤火就不错了。”

那一年,井冈山根据地迎来了春节,朱德军长很高兴地写了一副对联:“红军中官兵伕衣著薪饷一样,白军里将校尉饮食起居不同。”

官兵一致同甘苦。从井冈山开始形成的优良作风,正是人民军队能够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的奥秘所在。

1965年5月22日,已经72岁高龄的毛泽东兴致勃勃地重上井冈山,在井冈山住了一个多星期。

在听取汪东兴等汇报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情况后,毛泽东说:“当时,我们在井同山生活的条件是相当艰苦的。住的是破草房,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穿的是百家衣,自己有什么穿什么,没有统一服装。夜里盖的是禾草,脚上穿的是草鞋。有的同志甚至连草鞋都穿不上,打赤脚。上山下山全靠两条腿。所有吃的、用的东西全靠两肩挑。当时除少数人说风凉话,闹点情绪外,大多数人是乐观坚定的,战斗力还是蛮强的哩! ”

据陪同人员王卓超回忆,毛泽东在谈到井冈山精神时说:“在怎样防止特权阶层方面要有一套好制度,要继承井冈山的好制度、好作风。井冈山精神不仅仅是艰苦奋斗,士兵委员会和支部建在连上一样深远,它们是井冈山革命精神的三个支点。”

毛泽东概括的井冈山精神的三个支点就是:艰苦奋斗、民主制度、党的领导。

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我劝大家,日子好过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要丢了,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

经过时间的沉淀和认识的不断深化,井冈山精神已经被提炼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上一篇:《不忘初心:回望井冈山》 第四篇:精神 一、不屈的信念 下

下一篇:《不忘初心:回望井冈山》 第四篇:精神 三、英雄并未远去

cache
Processed in 0.008868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