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红色文化培训LOGO
井冈山红色培训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 > 湘南农军的遣返-龙源口大捷与红军的建设

湘南农军的遣返-龙源口大捷与红军的建设

2018-08-02
02 2018-08

09:59

   井冈山会师后,边界的武装力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三个师九个团,加上妇女和娃娃,近万人。这个阶段,我们的粮食又成了大问题。”严峻的形势,使毛泽东也感到心忧。他在1928年5月2日于永新城写给中央的报告中,几乎有点愠怒地写道:“岂有此理的湘南县委和县政府带了一大批农军一起跑来,现在有一万人在这里。”“一万人的群众拖泥带水纪律太糟”,“吃饭大难”。


    鉴于这种形势,十分需要疏散、遣返部分湘南农军、群众回原地坚持斗争。这是因为一来“粮食困难,不利于主力部队作战,陈毅同志领导的第十二师大部分是梭镖武装起来的湘南群众,5000多人,只有少数枪支和土枪,同强敌作战力量有限。同时,湘南根据地基本上没有留下什么革命武装,赤卫队差不多都跟着上了山,地主土豪劣绅卷土重来屠杀百姓随时都有可能。而想要战争持久,就必须设法安置这几千人的梭镖和徒手人员。”


    于是,红四军军委研究决定,湘南农军除留少数能在二十八团、三十一团服务的和二十九团作为主力留下来外,第三十、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团一律返回原籍,随农军上山的群众也遣返原籍。


    命令宣布时,这些团的部分人员已在永新。此时,正是四军第一次占领永新城,在永新进行短距离分兵之际。据李奇中回忆:“1928年5月间,湘南地方武装回湘南是在永新乡下决定的。三十六团还在拿山打了一仗,颇为得手。5月底,三十、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这几团从江西的宁冈,经酃县的水口向湘南转移,到达资兴县边界的彭公庙,便决定兵分数路,各自回去。”


    由于湘南暴动后向井冈山根据地转移的过程中,湘南农军和党政干部基本上都跟上来了,因之,部队走后,“湘南工作一败如洗。”《杜修经给中共湖南省委的报告》,1928年6月。此次遣返的农军在彭公庙等地分手,各自回到原籍后,有的坚持了斗争,有的在当地很难立足,不少坚定分子惨遭杀害。但革命的火种是扑不灭的。郴县、宜章、耒阳、安仁、资兴、永兴等地党组织,迅即会合了从井冈山遣返回乡的武装力量,重新开始了湘南的革命斗争。

    5月底的遣返湘南农军告一段落后,6月上旬,工农革命第四军的称谓,根据中共中央的统一规定,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


    中共中央在1928年5月25日《中央通告第51号——军事工作大纲》中规定:“为保障暴动的胜利与扩大暴动,建立红军已为目前的要求,不一定要等到一省或一国暴动成功,只要建立割据区域,便应当开始建立红军的工作。在割据区域所建立的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以前的工农革命军名义。”同年6月4日,《中央给前敌委员会的信》中指示:“关于你们的军队,你们可以正式改为红军。”


    于是,同年6月16日,毛泽东在他起草的《湘赣边特委致省委转中央的信》中,就明确提出要“改造军队变成真正的红军”。


    从此,工农革命军就改为“红军第四军”了。“红军”的称谓,开始传遍井冈山。


上一篇:井冈山土地斗争的历史经验-土地革命风暴的兴起

下一篇:打败江西两只羊——击破赣敌第四次进剿-龙源口大捷与红军的建设

cache
Processed in 0.007092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