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井冈山会师,是中国人民军队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但是,对井冈山会师的时间、编制序列等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提法和争议。(关于会师的时间有三说:一是目前的传统说法,即4月28日;一是4月上旬;一是4月中旬。关于编制序列,一是“三师九团说”;二是“二师六团一教导大队说”;三是“三师八团说”。同时,还涉及红四军是否设有政治部,陈毅是否任政治部主任等问题。
1.关于井冈山会师的时间问题。
认为井冈山会师在4月28日的主要依据是:(1)毛泽东《井冈山前委给中央的报告》:“四月,朱毛两部及湖南农军退宁冈,乃再开始边界的割据。”(2)朱德1962年《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中说:“1928年4月28日,我们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这部分队伍和湖南地方武装,在宁冈县的砻市同毛主席直接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3)何长工、萧克、龙开富、唐天际、赖毅等老同志的回忆均持此说,其中何长工说得较为肯定。
从上述三方面资料上看,历史文献未直接载明,基本上是依据当事人回忆认定的。但是,所得的4月28日的会师时间与保留下来的另一些历史文献发生很大矛盾。
因此,有人提出了“4月上旬说”。“4月上旬说”,对会师时间的结论太早,且与历史文献不相符,早已被史学界所否认,在此不赘。
于是,又有了“4月中旬说”。“4月中旬说”的主要依据是:(一)1928年4月25日江西省委给党中央的报告称,“据吉安来人报告,毛泽东部确与朱德汇合”。以报告的时间扣去消息几经传递的时间,会师时间似在4月中旬;(二)1928年5月2日毛泽东写给中央的报告。这是四军成立后第一次占领永新城时写的。报告说:“追击毛部之杨如轩师,结果反被毛部赶至赣边。其八十一团部击溃于遂川之五斗江,七十九团前被毛缴械,三营现在亦被朱部击溃于永新。”以此为据,有人认为从成立四军—黄垇战斗—五斗江战斗—一占永新的军事行动,大约需要半个月时间,故按5月2日往上溯,得出会师时间应在4月中旬。
我们认为:会师时间不是4月中旬,也不是4月28日,而是4月24日前后。主要依据是:
第一,1928年4月25日《江西省委致中共中央的信》所云“据吉安来人报告,毛泽东部确与朱德部会合”之语,当指4月中旬末由何长工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二团同朱德部在酃县沔渡的会合,而不是毛泽东所率的第一团已与朱德部会合。因为,4月中旬时,毛泽东率领一团于4月9日才退出汝城,这有当年敌军报告为证,4月中旬,毛部仍还在资兴龙溪洞一带,尚未上山。
第二,国民党追剿军的报告亦可印证。(1)1928年4月20号《湖南国民日报》载:“张团敬兮于本月18日抵攸,民众异常欢迎。闻安仁之共匪集中茶陵。张团准与李朝芳师长会剿。想不久可望肃清云。”张敬兮团系吴尚第八军程泽润师所属,正是被毛泽东部一团在酃县接龙桥战斗中所击溃的追剿军,其4月18日尚在攸县,可见毛泽东部到达酃县时当在其后,接龙桥战斗也应在4月20日之后。(2)国民党第十三军第二师周参谋长梗(23日)酉电称:“职协同第八军一部于漾日(23日)收复酃城,朱毛残部数千窜赣西。”此电可证毛泽东部在酃县接龙桥战斗后撤出时间应在22日或23日,回到宁冈砻市的时间也当在24日前后。
由此可见,朱毛两部会师的时间应为4月24日前后。
2.关于会师时的编制序列问题。
一是“两师六团一教导大队”说。此说是指第四军下辖第十师,第一十一师和教导大队,两师各辖三个团,即第十师下辖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团,第十一师辖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团,另成立一军直教导大队,陈毅任大队长。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1)毛泽东于1928年5月2日在永新写给中央的信。其中说:“前湘特委决定朱毛两部合编为第四军,指定朱任军长,毛任党代表。朱部编为第十师,毛部编为第十一师。湘南各县农军编入两师中,朱兼第十师师长,宛希先任党代表;毛兼第十一师师长(本为张子清,因他受伤毛兼代),何挺颖任党代表。另一教导大队,陈毅任大队长。”此外,杜修经1928年7月向湖南省委的报告,说到有六个团,却未说有几个师,也未说有教导大队。
本来,毛泽东的报告时间早,最具有价值。但是,文中所记载的编制序列,不仅与大量的井冈山斗争亲历者如何长工、萧克、朱良才、黄克诚、李克如、李奇中等人的回忆不同,且与现存的其他历史文献也不一致。因之,这当是4月底按湘南特委指示缩编后的编制。
二是“三师九团”说。与“二师六团一教导大队说”不同的另一件说法是朱毛会师后编为三师九团。其主要依据是:
(1)1928年5月13日《中共江西省委向中央的报告》云:“据一吉安被俘而放回的一连指导员讲,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即朱毛的部队)有枪4500多支,共十、十一、十二三个师,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宛希先代),军委书记宛希先。十师长朱兼,为第二十五师余部所编,为全军精锐;十一师长毛兼,为江西工农革命军编,十二师长陈毅,为平、醴、耒一带农军所组成。”该情况因由“被俘而放回的一连指导员”所提供,故有些地方失实,如把原本是毛泽东的党代表和军委书记说成是宛希先。但提到了有三个师,十二师师长是陈毅。
(2)1928年9月1日陈毅《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说:“到了4月朱部2000余人,湘南农军8000余人,毛部千余人,袁王各300人,如此庞大军队有统一指挥训练的必要,乃决定成立红军第四军,以朱为军长,毛为党代表,改编为三师,率(卒)以枪械不足乃改编为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六团,取消师部由军部直接指挥全军约万余人,枪仅2000余。”这里,明确讲“编为三师”,后“因枪械不足”,才改编为六个团。可见,编三个师时就不止六个团,应当还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个团。
(3)何长工1933年8月1日在《红色中华》发表的《井冈山斗争与中国工农红军的创造》一文中说:“至1928年3月末(用的可能是阴历——引者)朱德同志领导‘八一’与湘南暴动的遗产带入井冈,与毛部会合,在宁冈砻市始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军长兼十师师长,毛党代表兼十一师师长,王尔琢任参谋长,陈毅任十二师师长,共编九团。二十八团团长王尔琢,党代表何长工,二十九团团长胡少海,党代表龚楚,三十一团团长张子清,党代表何挺颖,三十二团团长袁文才,党代表陈东日,三十三团团长戴成本,党代表黄克诚,三十四团团长李奇中,党代表黄义藻,三十五、三十六团不详。特务营长宋乔生。”何长工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重要人物,文章是1933年所写,记忆尚清,虽三十团未写,但明确记载了三个师,九个团。
(4)还有一件历史文物亦可说明有三个师九个团。即至今宁冈县茅坪八角楼墙壁上仍保存着当年十二师三十五团团部所写的三条标语。其内容是:“消灭国民党头子代表土豪的走狗!”“共产党是为无产阶级谋生活的!”“工农暴动起来消灭一切反革命!”落款是:“红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五团团部。”茅坪是当年井冈山根据地的党政军所在地,八角楼系毛泽东住地,可以肯定,朱毛砻市会师时,由于部队逾万,三十五团驻扎在茅坪一带。这些标语是红军走后,当地群众用石灰浆将墙壁刷新遮盖起来的,解放后才重新洗刷出来,恢复本来面目。白墙黑字,笔迹清晰,明白无误,当可作证。
(5)黄克诚、萧克、李奇中、李克如、朱良才等老同志,均回忆编了三个师,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个团,并回忆第三十四团团长为邝,党代表邓宗海;第三十五团团长黄克诚,党代表李一鼎;三十六团团长李奇中,党代表黄义藻。此外,陈毅在解放后曾有一首诗,诗中有“忆我尽长梭镖师”之句。
至此,我们可以认定,朱毛会师后确有过三个师九个团的编制。至于“三师八团”说是指没有三十团,但历史文献有多处记载有三十团,此说大同小异。
那么,在朱毛会师后编制序列的这一重大事件上,何以会出现不一致的记载呢?我们认为:这是会师后到5月底有过三次变化所致。第一次是4月25日的红四军第一次党代会上,确定建立三师九团的编制;第二次是4月底按湘南特委指示,缩编为两师六团一教导大队;第三次是5月底,“因给养困难”,三十团、三十三团、三十四团、三十五团、三十六团“转回湘南”。此事陈毅的报告及一些老同志的回忆均有说明。因此,研究朱毛会师后的编制序列问题,必须从会师前后的变化中作出分析,而不能仅仅根据某一种记载、说法去判断。
3.关于红四军军部是否设政治部和陈毅任职问题。
这个问题有两个历史文件可以说明。一是毛泽东于1928年11月25日起草的《井冈山前委向中央的报告》中记载:“此间军队今年四月以前都有政治部,因影响不好,方取消。有政治部,使官兵群众认为政治工作只是政治部几个人做的,余人即以单纯打仗为职务,取消了政治部,人人要打仗,人人要做政治工作(政治训练与民众运动),才把单纯的军事脑筋打破。”二是杨克敏1929年2月25日《关于湘赣边苏区情况的综合报告》中记载:“设政治部是国民革命军的遗留,军中官长士兵都讨厌这个名词,取而代之的士兵委员会,在近一年时间中,各项工作都不错,比设政治部由政治部督促要强得多。”此两件报告都说明,从1928年4月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起,到1929年1月杨克敏由井冈山去上海向中共中央做汇报为止,“近一年时间”中都取消了政治部,而代之以士兵委员会。自然,陈毅在井冈山时期就没有任过政治部主任。陈毅是1929年6月到闽西后才担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