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红色文化培训LOGO
井冈山红色培训 > 不忘初心 :回望井冈山 > 《不忘初心:回望井冈山》引子:触摸井冈山之魂

《不忘初心:回望井冈山》引子:触摸井冈山之魂

2019-08-07
07 2019-08

17:22

除了冬季大雪封山,从每年的4月初12月上旬,井冈山都是游人如织,黄金季节有半年多。

和一般的旅游景点不一样,井冈山除了有飞瀑、林涛、云海、杜鹃,还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这一点,从井冈山各个景点上人们的表情中可以看得出来。无论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北山烈士陵园、茨坪毛泽东旧居、小井红军医院、黄洋界纪念碑,还是红军挑粮小道、茅坪八角楼、朱毛会面的龙江书院、会师广场,参观者们的神态中都交织着激动、虔诚、崇敬、景仰、惊讶、感叹。

人们惊讶,从这一小块地方,走出了朱德、彭德怀、林彪、 陈毅、罗荣桓5位元帅;

走出了粟裕、谭政、黄克诚3位大将;

走出了邓华等14位上将;王辉球等20位中将;王云霖等12 位少将。

人们敬仰,从这一小块地方,还走出了 20位党和国家或地方重要领导干部走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

人们激动,就在这个地方,朱毛红军区区几千人,操着简陋 甚至原始的兵器,就敢和数以十万计装备精良的反动武装叫板, 最后还真打败了这些反动武装。

人们感叹,就在这块巴掌大的地方,四周白色恐怖,物资极 度缺乏,敌人不断“进剿”、“会剿”,生存十分艰险,但红军不 仅站住了脚跟,而且根据地越来越大,星星之火,终于燎原,最终夺取了全国政权。

井冈山的故事体量很大,大得要用1260万平方公里来装;

井冈山的道路很长,长得一直通往北京天安门;

井冈山的精神富有穿透力,穿过硝烟迷雾,昂首从历史走向未来。

的确,现在的人们很难理解,自近代以来,中国有多少仁人志士试图寻找到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但都没能找到。而就在这个偏僻的、巴掌大的地方,毛泽东和他的同志竟然找到了。朱毛红军不仅在这里艰难地生存了下来,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而且使其逐渐发展壮大,腾挪辗转,到赣南、遵义、延安、西柏坡,最后到北京,打出了一个崭新的人民共和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起点,就在井冈山。

人们也很难理解,自五四以来,尤其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出国留洋, 办报办刊,传播新思想,试图创立一套新的救国理论,但都没能成功。而就在这个地方,在茅坪的一座八角楼上,在茨坪潮湿阴冷的小屋,毛泽东就着昏黄的油灯,让他的思想汩汩流泻在铺开的纸上,记录下的文字,成了一种从实践中得来,又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经过时间的验证,这个真理,被确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之作。这个理论的源头,就在井冈山。

人们也很难理解,也就在这个地方,这些革命者一边用武装 割据的方式,在白色恐怖的夹缝中创建了一块红色根据地,一边在这块土地上开始了建立红色政权的实践,摸索出符合中国国情、 代表人民利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项制度,成为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其源头,也在这座山上。

人们也很难理解,也就在这个地方,一批怀着救国救民信念的有识之士,他们怀揣着理想,拋弃衣食无虞的优裕家庭生活,置个人身家性命于不顾,凝聚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热血青年,在这样一个封闭落后的大山深处,开展了一场向旧世界宣战的革命。 他们中的很多人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留在了这块土地上。他们用不屈不挠的行为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精祌,这种精神以后被不断复制、传承、放大,经沉淀、升华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红色文化。 这个精神文化之源,就在井冈山。

道路、真理、制度、精神,构筑成井冈山之魂。

于是,我们就能够理解,每年为何会有一千多万人源源不断地涌向这里。

人们涌到这里想弄明白:

毛泽东、朱德为何要上井冈山?

他们后来又去了哪里?

为什么从这里走出去的曲折道路能通向前方的辉煌?

为什么在这里陋室写下的文字能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头?

为什么在这一小块地方摸索出来的制度能成为一个大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为什么在这里用鲜血和生命凝聚的精神能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基因?

人们涌到这里想倾听:

毛泽东在这里留下的救国救民宏论;

朱德在这里留下的和战士们一起挑粮上山的铿锵脚步声;

红军在这里为保卫红色根据地留下的那一声炮响;

朱毛红军和根据地群众在这里留下的诸多感人故事;

这块土地上流传的许多红色歌谣;

还有,那一代革命者留下的那一份暖暖初心。

那么,带着这些问题、这些思考,让我们也走进这座山,去攀登这条道路,品味这个真理,比较这项制度,感受这种精神,去触摸那带着滚烫体温的井冈山之魂,去认真捕捉、倾听从这座大山中发出的历史回声。


上一篇:《不忘初心:回望井冈山》序

下一篇:《不忘初心:回望井冈山》第一篇:道路 一、霹雳一声暴动 上

cache
Processed in 0.006717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