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6
离开了红军,离开了硝烟弥漫的战场,毛泽东有一种失落感。
但是,毛泽东并没有因“左”倾错误的打击而消沉。他对贺子珍说:“实践、历史会作出公正的回答。”
经过短暂的病休之后,他不顾疾病缠身,全身心地投人到主持中央人 民政府的工作中去。经济,自从他走上井冈山后,这个问题就常常困扰着 他。没有钱,没有粮,没有油盐,红军无法生存,无法打仗。为此,筹款常常 成为红军的一个重要任务。 ’
现在,他就要以中央政府主席的身份直接抓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了。
1933年8月12日,中央苏区南部17县经济建设大会在瑞金召开。与 会代表400多人。大会由林伯渠主持,毛泽东作了《粉碎五次“围剿”与苏 维埃经济建设任务》的报告。
11月间,毛泽东又来到了苏区模范单位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和福建 省上杭县才溪乡,进行调査研究。贺子珍以前和曾碧漪在总前委保管文 件,实际上做的是毛泽东的秘书工作,现在毛泽东离开了红军,她也没事 可做,毛泽东去进行调査研究,她也随同前往。
在长冈乡,毛泽东对革命政权下的实际情形作了十分详细的调查,调 查的项目有:政治区划及户口、代表会议、选举、乡苏下的委员会、地方部毛泽东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八县贫农团代表会议上讲话 队、群众生活、劳动力的调剂与耕牛问题、公债的推销、合作化运动、文化 运动、卫生运动、社会救济、妇女、儿童、工人、贫农团、宣传队、革命竞赛等 20个项目。在才溪乡,他调查了乡的代表会议、选举、乡苏下的委员会、扩 大红军、经济生活、文化教育等7个项目。
最后,毛泽东奋笔疾书,写下了《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两个长 篇调査报告。
1934年1月,在瑞金召幵了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根据几个月 来的调查研究,毛泽东在会上作了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的中央苏区经济建 设的方针和政策。会后,在毛泽东提出的一系列经济建设思想的指导下, 中央根据地的建设工作出现了生气勃勃的景象。广大苏区干部在毛泽东 的指导下,注意培养自己关心群众生活、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受到 了人民群众的欢迎。
这一时期,毛泽东工作十分紧张,心情又是十分郁闷。在瑞金住所沙 洲坝元太屋前,有一棵百年大樟树。他常常来到那棵大樟树下,一坐就是 半天,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有时几天不说一句话。他凝视着天空、原野,不禁心潮难平。
他努力地领导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和查田运动,却又心系战场。
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经过半年准备,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大规 模军事“围剿”。这一次,他调集了 100万军队,自任总司令,以50万兵力, 分北路、南路、西路从三面围攻中央苏区。9月下旬,他的主力北路军开始 发动总进攻,28日进占黎川。
“左”倾冒险主义者是自大而又愚蠢的。当蒋介石以几十倍于红平的 兵力,采取堡垒政策向根据地推进的时候,他们却在共产国际派来的洋顾 问李德的指挥之下,一反已为革命战争证明是正确的战略战术,照搬苏联 红军作战的经验,用堡垒对堡垒,实行正规战、阵地战、堡垒战,同敌人拼 消耗。结果,根据地越打越小,红军越打越少。
当“左”倾错误领导者在第五次反“围剿”中越来越肓目蛮干,战争形 势越来越糟的时候,毛泽东的心也越来越紧了。
此时他在军事上已经没有什么发言权了。但是,忧心如焚的他,仍然 寻找机会力陈自己的主张。
10月,在一次革命军事委员会会议上,毛泽东再三提出:现在敌人采 取的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法,妄图以堡垒战和持久战来消耗红军的 有生力量,达到最后消灭红军的目的;我们必须正视这个严峻的现实,采 取一贯的游击战和运动战的战术。硬碰硬,我们就要吃亏。但是,“左”倾的 领导者哪听得进这些意见?
当战斗进行到1934年时,敌人开始向根据地中心步步进击。
1934年4月中旬,蒋介石集中了 11个师的兵力进攻广昌,企图从北 面打开苏区的大门,夺占瑞金。“左”倾冒险主义者也摆开架式,要和敌人 “决战”。他们荒谬地提出:“为着保卫广昌而战,这就是为着保卫中国革命 而战! ”“胜利或者死亡! ”他们调集了红军一、三、五、九军团九个师的兵 力,企图死打硬拼。结果,敌人每天用三四十架飞机狂轰滥炸,红军伤亡很 大。李德指令一个营在工事里守备,结果全部壮烈牺牲。广昌保卫战进行 了 18天,红军英勇奋战,毙伤俘敌人2600多人,但自身伤亡5000多人,约 占红军参战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其中红三军团伤亡2700多人,约占全军 团人数的四分之一。最后,红军被迫退出广昌。
毛泽东在后方听到红军广昌.遭受重大损失的消息,心情十分沉痛和愤懑。他尖锐地批评说:“广昌战役对红军来说,是个灾难,毫无战绩!”
随着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利,特别是广昌保卫战的严重失败,中 央苏区的北大门已被攻破,整个局势越来越危急。博古、李德等到广昌前 线去后,周恩来留在后方的瑞金,负责中央的日常工作。
4月下旬,经过周恩来同意,毛泽东带着几个随员离开瑞金,前往中央 苏区南部的会昌视察并指导工作。这是他被冷遇三个月后得到的一次工 作机会。他先到闽粤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会昌县文武坝,会见省 委书记刘晓、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何长工。
见面后,毛泽东明确地向他们指出:“我们要吸取福建事件的教训,善 于利用粤军陈济棠和蒋介石的矛盾,粉碎敌人的‘围剿’,壮大自己的力 量;同时,也要提高替惕,军阀毕竟是军阀,要‘听其言,观其行’。”
当晚,他又和何长工一起到战地前沿去视察。
当得知防守南大门的红二十二师同优势敌军作战后被迫退出筠门岭、 正在幵干部会检查战斗失败的教训时,毛泽东立刻打电话给红二十二师 政委方强说:“你们打得很好,你们是新部队,敌人那么多,打了那么久,敌 人才前进了那么点,这就是胜利!”
接着,他指出:“现在应该把主力抽下来,进行整训,用小部队配合地 方武装和赤卫队打游击,袭扰、牵制敌人。整训中要总结经验,好好研究一 下,是什么道理挡不住敌人?是什么道理不能打好仗,不能大量消灭敌人? 你们要采取游击战、运动战的打法,要严密侦察和研究敌情、地形,在会昌 与筠门岭之间布置战场;在敌人侧翼集中优势兵力,造成有利条件,首先 歼灭敌人一个营一个团,继而打更大的胜仗。”
最后,毛泽东指出:“对反水的群众决不要打枪,但要放纸枪(即传单、 标.语),帮助地方党和政府多做群众工作,孤立和打击反革命分子。”
红二十二师在连以上干部会上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并作出具体布 置。这以后,粤军一直停留在筠门岭,没有再前进一步。在南线出现了比较 稳定的局面。
5月间,毛泽东又出席闽粤赣省委召集的各级干部会议。
在经过一段时间调査研究的基础上,他指导刘晓、何长工等制订了南 线的作战计划和工作部署。针对陈济棠的粤军同蒋介石存在矛盾的情况,
他说:总的要摆正“打”与“和”的关系,和平局面是巧妙地打出来的。
接着,毛泽东到会昌站塘的李官山视察红二十二师,进行了 10多天的 调查,还用三个晚上时间同师领导干部一起总结战斗的经验教训。
毛泽东虽然身处南线的会昌,他最关心的仍是中央苏区的金局。这 时,中革军委准备将红七军团南调,加强南线的防御。毛泽东同闽粤赖t 委、省军区负责人研究后,在6月22日致电周恩来报告南线的实际状况: “敌虽企图进占南坑、站塘,但仍持谨慎态度”,“因此判断是渐,不遥突 然”,建议红七军团可不南调,军团长“寻淮洲以在瑞金待机为宜”。周恩来接受了这个建议。
毛泽东在会昌工作了两个多月,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央苏区南线的相 对稳定的局势,同北线接连遭受严重挫败的形势形成鲜明的对照。
以后,何长工和潘汉年根据周恩来的部署,同陈济棠部进行了三天谈 判,达成了“就地停战”、“必要时可以互相借路”等五项协议,为以后中央 红军幵始长征时顺利突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一、二道封锁线幵辟了道路。
6月下旬,毛泽东在会昌接到中共中央的通知,回瑞金出席中央政治 局扩大会议。会议由博古主持,讨论红军在作战不利形势下的对策。实际 上,中央书记处5月间已向共产国际请示,准备将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 区,共产国际也已复电同意,可是在这次会上对此并没有传达。毛泽东发 言时提出:“在内线作战陷于不利的状况下,中央红军应该转移到外线作 战;至于转移的方向,中央红军已不宜向东北,可以往西。”
但是,会议没有接受这个主张。
会后,毛泽东又回到了住地瑞金金沙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