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大规模开展职业 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这逛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现实意义。
第一,结构性就业矛盾是现阶段就业面临的突出矛盾。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解决好我国超大规模的就业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经济格局调整、教育培训体制改革滞后等因素叠加,导致现阶段结构性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比如,劳动力就业市场“招工难”与 “就业难”两难现象并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错配,“硕士博士满街跑,高级技工难寻找”,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等。总体来看,结 构性就业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错配。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而相应的教育培 养结构滞后于经济社会需求的实际变化,部分专业的大学生供过 于求和紧缺专业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二是隐性失业显性化。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煤炭、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等, 使部分地区、企业下岗人员增多,下岗人员的职业技能不适应再 就业岗位的需要,隐性失业情况严重,就业质量下降。
三是传统 行业中低端就业岗位减少。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机器换人”、“智能制造”等方式转型升级,或者低端产业转移外迁其他地 区,导致制造业中低端就业岗位大量消失。
四是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比较严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技能劳动者数量只占全国就业人员总盘的1/5,高技能人才数量不 足6%;同时,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 : 1以上, 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 : 1以上。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严重不足,技工短缺现象非常突出。
五是就业岗位转移流失较 多。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竞争力下降,一些外资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中国转移到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就业岗位转 移流失,企业职工面临再就业问题。
第二,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点,在于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和创业带动就业。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精神,重点是大规模开 展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一是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 培训制度。重点抓好新成长劳动力培训和企业在岗培训,组织开 展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等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互联网+职业培训”等新模式,推广职业培训包制度, 加大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行业技能人才培训力度。 二是坚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 修,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造就高素质产业大军。
第三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推动专业 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相适应,促进职业教育与普 通教育互认对接。大力提升职业技能教育地位,把职业技能教育 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方式。四是增强创业创新对就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降低市场准人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为就业创业减障清负。发展市场化、专业化众创空间和双创示范基地等 创业载体,加强创业指导和创业服务,促进各类人员创业创新。 在电子商务、社区服务、家庭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等领域,推 出就业扶持的相关政策。五是建立政府帮扶困难群体就业的贵 任制度。把解决好中低端劳动群体和大龄失业人员就业问题作 为各级政府责任目标,加大再就业培训力度,提高相关人员就业 能力。通过税收优惠、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鼓励 企业更多吸纳困难群体就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更 多社会力量投入,幵展低技能劳动者就业新起点行动,鼓励市场 需求广、就业容量大、就业门槛低的家政护理等生活性服务业发 展,吸纳更多中低技能劳动者转岗就业。六是不断强化就业创业 服务。适应劳动力市场新变化和劳动者多层次就业需求,健全均 等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强化人力资源 市场监管,消除就业歧视,维护各类劳动若合法权益。加强新职 业及其标准的开发,健全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形成科学合理 的人才培养引导机制和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