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2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培育的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井冈山军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拓创新,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中国革命独特道路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精神风范、道德情操的总称。井冈山精神植根于中国历史上深厚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 又超越那个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精神和以城市起义为中心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早期理论形态。之后,这一精神生生不息,延续发展,成为一种革命传统,成为推动中国共产党批判旧世界、建设新社会的强大精神武器。今天,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阶段,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前所未有,需要我们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认识井冈山精神的历史地位以及它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一、井冈山精神的历史地位
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和形成的,它以丰富深刻的历史底蕴、光辉卓绝的道德典范、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奠定了中国革命精神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
(一)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推翻三座大山、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伟大实践的精神结晶和价值体现,是无数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人物用鲜血和汗水浇灌的精神文明的硕果,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政治优势和传家宝。井冈山精神是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
1.井冈山精神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创立的革命精神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第一,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革命精神,不同于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或农民起义的革命精神,也不同于国外资产阶级或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第二,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并以此作为其理论基础和主要思想来源;第三,在时间上它产生于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并以井冈山精神作为其早期的理论形态。因此,井冈山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出发点。
首先,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在不同时期所培育和形成的革命精神的总和,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较早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以其源远流长的深刻底蕴和丰富内涵,成为维系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链条的重要精神血脉。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过程中培育和锻造了井冈山精神。在井冈山精神产生后,伴随着革命的峥嵘岁月,这种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如在1929年1月至1934年10月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等人在红都瑞金开始了局部执政的伟大尝试, 并进行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诸方面的卓有成效的建设,成为了独立、民主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最初雏形,形成了“坚定信念、 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 的苏区精神。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在艰难困苦中,广大红军指战员表现出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开动双脚,长驱两万五千余里,纵横十一个省,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培育了 “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同人民 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1935年10月,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在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的艰苦岁月里,党中央、毛泽东在这里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谱写了中国革命历史长卷中最辉煌的篇章,形成了“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1948年,中共中央转战西柏坡,指挥了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并取得胜利,实现了中国革命伟大转折,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形成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新中国成立后,以井冈山精神为重要源头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继续发扬光大,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主要精神支柱,培育和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 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
其次,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所形成的革命精神虽然因其产生的时代环境和任务的不同,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和特色,但其基本内涵与井冈山精神都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体现出明显的一致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彻底革命的精神,即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灵魂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彻底革命作为目标,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对革命无限忠诚,为人民鞠躬尽痒。邓小平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二是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同时也是多灾多难的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培育了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代表,合乎逻辑地继承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的奋斗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江泽民指出:“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法宝,我们党正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三是牺牲奉献的精神。“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是中国共产党为国为民牺牲奉献精神的铮铮誓言。在90多年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艰苦奋斗、牺牲奉献,使中华民族不仅站起来,而且富起来、强起来,这不正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置生死于度外,抛头颅、洒热血的结果吗?所以,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是最有远见的,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的党。四是实事求是的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典型品格。习近平指出,实事求是作为党的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可以清楚看到,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则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此外,如自力更生精神、团结协作精神、顾全大局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廉洁自律精神等方面也在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所形成的革命精神中都有体现。因此,井冈山精神与其他各种优秀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整个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支撑和推动着独创性的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
2.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新文化的重要标志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传统和优秀革命文化的重要源头。80多年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在井冈山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而且构筑了中国共产党较早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优秀革命文化,这些优良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革命文化共同构建成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因此,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坚持先进文化方向最先树立起的思想和精神的一面旗帜,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新文化的重要标志。
首先,正是从井冈山斗争开始,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开始逐步具有独立精神形态,开始具有中国革命特色所赋予的丰富精神内涵和文化意蕴。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还较幼稚,党的意识还不能发挥其主导社会的作用,基本以共产国际和苏俄的经验为最高标准,还谈不上从实际出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面对国民党的屠杀作出响亮的回答,即继续革命,独立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任务。但在革命的路径选择上,一开始党内基本上是采纳以俄国城市中心道路的模式,主要精力用于做城市群众工作,发动城市民众,通过城市的武装起义夺取政权。毛泽东冷静分析了时局的复杂性和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性,第一个明确提出“上山”思想,主张将革命工作的重心,从敌人统治较强的城市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较薄弱、革命力量发展有较好基础的农村山区去。这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保存革命武装、积蓄革命力量的有效途径。毛泽东不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毅然将部队从文家市退兵,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较为薄弱的湘赣边界,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创建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为了将一支以旧式军人和农民为主体的部队改造成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毛泽东在井冈山第一次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指挥枪的重要军事原则,并第一次颁布了红军的 “三大任务”、“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 旨、目标和任务;为了解决在农村环境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毛泽东等人又首次提出了思想上建党的原则,通过办党团训练班的形式加强党员的教育;为了在井冈山站稳脚跟,毛泽东等人积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解决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在井冈山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此外,在如何发展商业以及处理与中小商人的关系、建立政权等诸多方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也进行了首次局部执政的伟大实践,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在历经大革命失败后,首先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在开展农村革命根据地斗争的实践中形成井冈山精神,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开始走自己的路,从实际出发,开拓创新形成自己特色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的重要时期,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井冈山精神这种前所未有的新型思想作风和新文化价值开始逐渐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主流文化,成为中国共产党创立的革命新文化的重要标志和重要内容。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 中指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既是农村革命和文化革命的深入时期, 也是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时期。井冈山精神的出现,标志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新文化开始正式产生,并逐渐风靡全国。
其次,也正是从井冈山斗争开始,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逐步具有较完备的理论形态,并立足于中国实际回答中国特色革命的重大理论问题。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形势急剧变化,阶级关系出现大变动,各种政治力量开始重新组合。在新的形势下,中国社会是什么性质的社会,中国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如何认识资产阶级, 应该依靠谁、联合谁等一个个重大问题尖锐的问题提到全党面前, 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作出回答。1927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否认了全国革命形势处于低潮,并在革命道路上忽视中国社会特点,作出坚持城市武装暴动的道路的决定。这种理论上的偏颇导致了实践工作中的失误,一些根本不具备武装起义条件的地方举行了无任何胜利把握的武装斗争,盲目进行暴动,起义连续爆发, 结果又连续遭受失败。残酷的现实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只有进一 步认清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才能从中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在井冈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井冈山斗争的实践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写下了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重要著作,从理论上精辟地阐述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回答了 “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第一次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分析了中国出现工农武装割据的原因、条件和在世界革命中的特殊性,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论述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策略、指导原则和重大意义,客观分析了中国红色政权的发生、发展和存在的五个条件,指出“边界红旗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明确提出红色区域政权的建立和发展,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夺取全国政权的必要性,以及它是将来夺取全国政权的必要条件和必由之路。因此,作为一种无产阶级的社会意识,井冈山精神不仅忠实地记录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艰辛探索和对社会理想、人生价值的深层思考,更为重要的是它正确地回答了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下中国特色革命的道路、目标、任务、性质、动力、规律等问题,从而使之初具理论性。
(二)井冈山精神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经五千多年没有中断绵延至今的民族,也是一个具有优秀历史文化和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融合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等优良民族传统,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毛泽东说:“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正是依靠这些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在我们的民族屡经曲折磨难,甚至面临危亡时,能一次又一次衰而复兴,蹶而复振,转危为安,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它们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中华民族深厚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我们党就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上,溶于中华民族各族人民浓厚民族情感、优秀民族品格和坚定民族志向的血液之中,继承和丰富着这些深层的民族精神。在中国革命斗争中孕育的井冈山精神,就是这种实践的结晶。它脱胎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母体,凝结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精髓,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创造性继承,是中国共产党培育出来的革命的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和统一。
1.井冈山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创造性传承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光辉灿烂,中华民族是具有精神特色的民族,具体表现为:一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胸怀对祖国前途的深切关注和对人民大众命运的无限关心。二是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每当国难当头,中国人民总是挺身而出,视死如归,以身报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等都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写照。三是百折不挠、发愤图强的精神。中华民族历史上多次遭受失败、挫折,甚至屈辱,但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国人面对困难,忍辱负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发愤图强。四是勤劳朴实勇敢的精神。翻开人类文明史册,中华民族祖先以勤劳朴实著称,“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俭朴、戒奢侈、勤耕耘”。五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倡导“天地之间, 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强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主张治国理政须利民、裕民、养民和惠民。六是大公无私的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有无数不图名利,默默奉献,吃苦耐劳的仁人志士,他们是支撑国家社稷的脊梁,是民族昌盛的中坚。 历史是一脉相承、延续发展的,传统也具有继承性和延续性。作为脱胎于中华民族历史,植根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的伟大实践中的井冈山精神,必然会继承和延续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并结合时代进行新的发展和创造。
首先,从来源来看,井冈山精神是近代以来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群体融合中华民族文化以及区域内地方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在井冈山这一特定区域内融合生成的文化形态。作为井冈山精神的创造者和历史主体,井冈山精神的培育者们长期以来生长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接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炎黄子孙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这就使得井冈山革命和这种革命基础上诞生的井冈山精神不可避免带着自己的民族特色,打下深刻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烙印。因此,井冈山精神是民族精神与革命精神的产物,是民族精神在革命斗争岁月中的锤炼和升华。它继承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浸润了中国人民包括价值观、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政治信仰等深层的文化心理,形成了一种在功能上有着内在统一性和整体一致性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精神形态,井冈山精神的所有内涵都可以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找到其历史的源头。
其次,从实践来看,井冈山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人文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沉淀和结晶,也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体现和升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就是通过以爱国主义为显著特征的传统文化,鼓舞、鞭策、约束人们去维护正义,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唤起民众反抗剥削压迫,抵御侵略,不惜赴汤蹈火,保持民族的高风亮节。近代以来,中国一步步陷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 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面对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险,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救亡图存,演出了一 幕幕爱国主义的壮剧。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也是彻底的爱国主义者,他们不但自觉地肩负起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重任,而且努力探索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正确道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为了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坚定信念、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成功的革命道路。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井冈山的革命英烈们为了拯救灾难深重的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们勇敢地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伟大抱负、忧患意识和英雄气概,体现了对祖国前途、对人民大众命运的深切关注。因此,井冈山精神的内涵既是中华民族精神主旋律的具体表现,又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
2,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所培育的新时代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挺直的脊梁,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具有原创性的民族精神必然催生出新的民族精神的发展形态。
第一,从构成来看,井冈山精神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文化。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结晶,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它之所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信念和精神力量,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个科学理论体系能够解决中国社会和世界发展的根本问题, 但是任何一种先进的文化都必须立足实际。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在井冈山进行艰苦探索过程中所形成的井冈山精神,是近代以来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经过锻造和培育的革命的民族精神。一方面,井冈山的革命者们是最坚定、最彻底的爱国者,是爱国主义、共产主义高度统一的革命者。正是在井冈山的革命斗争中,中国人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最先进的政治力量,他们将爱国主义的传统从民族救亡图存的层面升华到民族自立、自新、自强的全新高度,最终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另一方面, 作为共产党人及其领导下的革命者,他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确信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这又使得井冈山革命势必超越以往任何一次中国革命,不同于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或农民起义的革命精神,也不同于国外的资产阶级或无产阶级革 命精神,突破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显示出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特色。 这使得井冈山精神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又奏出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第二,从发展来看,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的民族精神的重要源头。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丰富着中华民族精神。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在井冈山斗争中所培育的井冈山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旗帜,是一种崭新的先进文化体现。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中国化,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与中国实际结合,成功地找到指导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思想道德作风和行为方式才能出现,一种新型先进文化才会开始成型。这种全新的文化的初步形成,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为主要特征的井冈山道路的开辟为重要里程碑的,没有井冈山道路,就没有井冈山精神。同时,井冈山精神还以其源远流长的革命传统,丰富深刻的底蕴和内涵,光辉卓绝的道德人格典范,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成为维系中国过去和现在、历史和未来的精神血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培育出来的革命的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当代的民族精神,它是“源”,后来革命精神的发展则是“流”, 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它的丰富和展开。此后的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新时期的 “54字创业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还有在突如其来的“非典”灾害面前,胡锦涛倡导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等,都是井冈山精神的延伸和具有时代内涵的发展。这些精神作为一种特定的民族价值观和民族文化观, 一起镕铸和培育成一种革命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 此外,井冈山精神的原创意义还在于,它不但集民族精神之大成, 而且是传统民族精神和当代时代精神的大融汇、大统一。井冈山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民族精神的传承性的大融汇、大统一;是中国革命史上革命精神、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大融汇、大统一;是民族精神发展史上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的大融汇、大统一。这些大融汇、大统一,不但反映了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体现了它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统一性,成为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重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