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罗霄山脉中段转移途中,于1927年9月29曰 来到永新县的三湾村。三湾,地处九陇山脚下,四面群山环抱,清新优雅。红军 在这里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
第一,党组织溥弱,战斗力不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虽然是共产党领导的,在部队中也有党的组织,但是只有在团才有一个支部,在莲层中党的领导 是非常薄弱的。在艰苦斗争的环境里,党的领导作用不能发挥,部队就经不起残酷战争的考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政治上不巩固,战斗力不强,打败仗, 党的领导力量薄弱是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旧的军阀主义习气严重,官兵不团结。秋收起义部队中有不少人是从旧军队中过来的官兵,他们随意打骂、侮辱士兵,他们残留着较浓厚的旧军阀主义和雇佣兵习气,悬殊的薪饷制等物质生活,严重地影响了部队官兵之间的团结。
第三,人心涣散,组织涣散,机构不全,失去战斗力。秋收起义部队伤亡较 大,还有逃跑,减员严重。部队到文家市时仅有2000人左右,芦溪战斗后,不足 1000人,几个团被打散。有的人悲观失望,认为革命渺茫无望;有的人情绪急 躁,主张与敌人硬拼。因此,思想混乱,队伍无法前进。
针对秋收起义部队存在的种种问题,毛泽东率部到达三湾后,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改编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首先在部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班有党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确立“支部建在连上”的重要原则。支部建在连上,为工农革 命军贯彻党的路线,接受党的领导,开展党的工作,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正如毛泽东所说:“红军之所以能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对部队进行整编。把原先的一个师缩编成一个团。下辖一、三两个团,营连有支部,营团有党委,全军由前委统一领导,第一营由原第一团编成,第 三营由第三团编成。同时,还组编了一个特务连,一个卫生队,一个军官队。在缩编时,实行愿走则走,愿留欢迎的原则。要求回家者,发给路费。缩编后全团共有7个连,700余人。
第三,连以上建立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制度。士兵委员会是士兵群众组织,反映士兵的要求和愿望,负责士兵政治训练,参加军队经济管理,监督各项 民主制度的执行。主要有:官长不打骂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和批评官长的自由,废除繁文缛节,经济公开,伙食由士兵参与管理。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下去,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的民主主义。”